- 最新
- 精选
- 区块链
- 汽车
- 创意科技
- 媒体达人
- 电影音乐
- 娱乐休闲
- 生活旅行
- 学习工具
- 历史读书
- 金融理财
- 美食菜谱
冯学荣:今天是鬼节,讲一些颠覆三观的历史
原创:
读书人冯学荣
冯学荣读史
2020-09-02
商务合作唯一联系人微信号:fhytbb




这是冯老湿的唯一圈子,欢迎扫码加入,和冯老湿亲密接触,有问必答,冯老湿每天会在圈子里分享文章



1
今天是9月2日,农历七月十五日,是中国的“鬼节”,又称“中元节”。
“鬼节”,其实又叫做“盂兰盆节”,是超度天下亡魂的节日。
这个节日,跟佛教,密切相关。
那么,问题来了:为什么叫“盂兰盆节”呢?
“盂兰盆”这三个字,又是什么意思呢?

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,各地超度亡灵
我以前跟大家说过,汉语里面凡是莫名其妙的词汇,多数是外来语的音译。
是的,“盂兰盆”,也是音译,梵语音译。
“盂兰盆”,就是梵语单词(拉丁化)“Ullambana”的音译,完整的读音是“盂兰盆纳”,汉语把后面的那个“纳”省略了,叫成“盂兰盆”。
那么,这个梵语单词“Ullambana”(盂兰盆纳),是什么意思呢?
它的意思是:
拯救受苦的亡灵
这就是“盂兰盆节”名称的来历。
也是中国人在“鬼节”超度亡灵习俗的来历。

僧人在“盂兰盆节”超度亡灵
2
今天我再告诉你一件冲击你三观的历史往事。
这件往事就是:
佛陀吃肉
是的。
佛陀吃肉。
浩如烟海的佛经,在多处都有记载,记录了以下三件往事:
往事之一:佛陀吃肉。
往事之二:佛陀叫弟子吃肉。
往事之三:有人建议佛陀禁止弟子吃肉,遭到佛陀拒绝。
首先说第一件往事:佛陀吃肉。
佛经里关于佛陀吃肉的记录有多处,我举其中一个例子:
其中佛经《增支部》5.44记载:
在家人郁伽,供养几样食物给佛陀,其中包括了一种以软糖果实煮的猪肉,佛陀接受了他的供养
也就是说,佛陀吃了肉。
再说第二件往事:佛陀叫弟子吃肉。
佛经《五分律》第二十二卷,记载了这么一件往事:
古印度有一个将军,名叫“师子”,他邀请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到家中来做客,此前,师子叫人到菜市场去,买了好多已经杀好了的肉回来,煮熟了,把这些煮好的肉食拿了出来,摆在佛陀和弟子的面前,请他们吃,佛陀的弟子不敢吃,为何不敢吃呢?因为佛陀教过,不能杀生,但是在这个时候,佛陀叫弟子们:吃吧,放心吃。于是,弟子们就吃了这些肉。
吃完之后,告别主人,离开,佛陀找了个地方坐下来,对弟子们说,有三种肉是不能吃的:
第一种:我亲眼看见别人为我而杀的动物。
第二种:我听到说是专门为我而杀的动物。
第三种:虽然没有看见、没有听到,但我怀疑是专门为了我而杀的动物。
这三种肉不能吃。
除此之外的死肉,则都属于“三净肉”。三净肉是可以吃的。
佛陀的意思是说,这个叫师子的将军,他去菜市场买肉的时候,肉早就杀好了,这些肉,并不是为了佛陀和弟子们而杀的,“业”不算在佛陀和弟子身上,所以,这种肉,属于“三净肉”,可以吃。
再说第三件往事:有人建议佛陀禁止弟子吃肉,遭到佛陀拒绝。
佛经《律藏》第五部7,记载了这么一件往事:
有个名叫“提婆达多”的杠精,当着众弟子的面,对佛陀说,我不同意你“准许弟子吃三净肉”的做法,我认为既然修行,就要苦修,根本不能吃肉,建议你发出号令:禁止弟子吃肉!
佛陀对提婆达多进行了驳斥。佛陀说:三净肉,是可以吃的,我不会禁止我的弟子吃三净肉,我们是僧人,我们是依靠施主供养的,我们不可以对施主施舍的食物进行挑剔,说我偏爱素食,那样既不道德,也不现实,所以,三净肉可以吃。

电影里佛陀和提婆达多辩论吃肉问题,提婆达多提倡禁止吃肉,佛陀反对
可见我们历史上真实的佛陀,不但自己吃肉,而且还叫弟子吃肉,而且,当有杠精叫他禁止弟子吃肉的时候,佛陀还拒绝了。
记载这些事迹的佛经还有很多,今天列举的《增支部》、《五分律》、《律藏》,只是其中的几本,要列举的话,还有许多。
由此可见,原始的佛教,其实并不禁止信徒吃肉,原始的佛教其实是禁止弟子杀生,并且禁止弟子主动杀动物、或者叫人杀动物、或者默许他人杀动物、而吃它的肉,而依据原始的佛教,对于那些早已被杀的动物的肉,信徒是可以吃的。
而且,作为佛教的创始人,佛陀,他自己也偶尔吃肉。
那么,既然原始的佛教,并不严禁弟子吃肉,为什么佛教到了中国,变成了严禁吃肉呢?
答案是:梁武帝。
是的,禁止中国佛教徒吃肉的,并不是佛陀,而是梁武帝。

梁武帝,名萧衍,下令禁止中华僧众吃肉
原来,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,有个皇帝,名叫梁武帝。梁武帝是个佛教大粉丝,他说,佛祖说不杀生,这固然是宇宙真理,但是我梁武帝认为,不杀生,还不够彻底,应该禁止吃肉,那才叫真正的彻底。
所以,梁武帝写了一篇《断酒肉文》,禁止中华大地的和尚吃肉。
梁武帝的法令发出台之后,中华大地的和尚纷纷反对,他们争辩说:
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
意思是说,从天竺(古印度)传过来的佛教律法,并没有禁止我们和尚吃肉啊!和尚不服,中华大地的庙宇,怨声载道。
但是,梁武帝毕竟是皇帝,法令下来了,大家也只能遵守。
于是,从那个时候开始,中国的和尚就不吃肉了。这个习惯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不过,到了今天,某些藏传佛教的仁波切,又变成了赞成汉传佛教的做法,认为梁武帝做得对,他们说“哪怕吃三净肉,也确实会阻碍信徒的慈悲心的培育”,所以,某些藏传佛教的仁波切,又认为梁武帝是对的。
行文至此,我认为以下的两个事实,基本已经清楚:
事实一:作为原始佛教的创立人,佛陀不但自己偶尔吃肉,而且也并不禁止弟子吃肉,但是,他禁止弟子杀生,以及禁止主动杀动物吃它的肉。
事实二:以梁武帝为代表的后世佛教徒,对原始佛教进行了发展,他们认为佛陀的教法并不彻底,他们认为:“三净肉”阻碍修行,并认为:佛教徒应该彻底断绝肉食。
这,就是佛教历史上“吃肉”问题的真相。
3
我们都知道猪八戒。
但是,什么叫“八戒”?
“八戒”,其实也是一个佛教术语,它是佛教给“在家信众”规定的八条戒律。
什么叫“在家信众”呢?就是还没出家的信佛的人,也就是平时居家的一般信众,考虑到在家信徒遵循严格的佛教戒律有困难,所以对“在家信众”开出了比较宽松的八条戒律,也可以理解为“信佛八条底线”,这八条就是:
第一条:不杀生。
第二条:不偷盗。
第三条:不淫欲。
第四条:不妄语。
第五条:不饮酒。
第六条:不坐高大广华丽之床(指沙发、长椅)。
第七条:不着华鬘(花鬘)、不用香油涂身、不观听歌舞。
第八条:过时不食。(指过午不食)
一共八条。
叫“八戒”。

唐僧认为天蓬元帅慧根较浅,起名“八戒”以示训诫
4
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意思,不是“南方没有阿弥陀佛”。
所谓“南无”,其实是一个梵语词汇,读namo,它是“皈依”、“礼敬”的意思。
也就是说,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意思是:“我皈依阿弥陀佛”、 “我礼敬阿弥陀佛”。
是这个意思。

5
我们经常在电视电影里,看到一句佛教咒语,是这样念的:
唵嘛呢叭咪吽
这六个字,是什么意思呢?
“唵嘛呢叭咪吽”,其实,就是梵语佛教咒语Om Mani Padme Hum的音译。
唵嘛呢叭咪吽 = Om Mani Padme Hum
那么,这句梵文咒语,又是什么意思呢?
答案告诉你,你可能会喷饭。
“唵嘛呢叭咪吽”(Om Mani Padme Hum)这句梵语的意思是:
“如意宝呀!白莲花啊!”
读到这里,你是不是有一种很想笑的感觉?
想笑,就笑。
人活着,开心最重要。

语言不同,要彻底理解对方的文化意境,是有难度的
白莲花大家都懂。那么什么叫“如意宝”呢?如意宝,就是佛教神话里,一种可以帮助信徒除病、去苦的宝珠。
“如意宝呀!白莲花啊!”(唵嘛呢叭咪吽)这句咒语,意思是说:作为佛教徒,随时随地,要提醒自己,心,要像白莲花一般洁净,要做到时时心中都有如意宝,做到时时刻刻通过念诵这句“真言”,来涤荡自己的灵魂。
大概是这个意思。
其实,梵语“如意宝呀!白莲花啊!”(唵嘛呢叭咪吽)的最深刻、最纯正的意思,只有纯正的古印度佛教徒,才会懂。
因为,这是他们的话语。
你叫古印度人向中国人解释“如意宝呀!白莲花啊!”,就相当于叫中国人向印度人解释“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”一样,要费许多口舌,你也只能解释个大概,而其中独特的文化韵味,只有自己人才能体会。
唵嘛呢叭咪吽,也是同理。
6
“袈裟”这个词,指的是和尚的僧衣。
“袈裟”这个词,看起来,听起来,是不是都觉得很奇怪?
“袈裟”,不像是一个汉语的词汇。
有木有?
结果一琢磨,果然,又是梵语外来词。
“袈裟”,就是梵语单词:काषाय,拉丁化拼作:kāṣāya,完整的读音,是“加沙牙”。
汉人把尾音“牙”省略掉,留下“加沙”,写作“袈裟”。

汉地僧衣(袈裟)变味严重,已不像古印度僧众的衣着
所以说呢,“袈裟”,其实就是一个梵语外来词。
顺便告诉各位,“袈裟”,其实就是古印度僧众的服装。
换句话说,中国和尚穿的“袈裟”,其实就是模仿古印度僧众的穿着。
只不过,长年累月,模仿得越来越不像了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汉族僧人的“袈裟”,变得越来越有“汉”味、越来越不像古印度的服装了。
相比较而言,我们今天看到的泰国僧人的黄色大僧袍,更像是古印度的kāṣāya,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古印度“袈裟”。

泰国和尚的僧衣(袈裟)更接近古印度僧众的原始衣着
7
汉语里有一个词叫做“夜叉”。
什么叫夜叉呢?
答案是:又是梵语音译。
夜叉,是梵语 Yakṣa 的音译,是古印度神话里面,一种吃鬼的神。
所以中文小说里,经常用“母夜叉”来形容一些性格凶悍的女人,就是这个渊源。

夜叉在古印度神话里,是一种吃鬼的神
8
佛教和古梵语,对中文的影响很大。
我再举一个例子:“大雄宝殿”。
中国各地的寺庙正堂,为什么都叫“大雄宝殿”呢?
大雄,是佛陀在世的时候,所获得的十大光荣称号之一。
佛陀在世上有十大光荣称号,其中“世尊”就是一个,“如来”也是一个,同理,“大雄”也是一个。
大雄宝殿,就是“佛祖的宝殿”的意思。
就这么简单。

大雄宝殿的“大雄”,其实只是佛陀的十大称号之一,其实就是佛祖的意思
那么,汉语里面的“菩萨”一词,又是什么意思呢?
答案:仍然是梵语音译。
菩萨,梵语 bodhisattva, 佛教词汇,意思是“觉悟的众生”。
Bodhisattva这个梵语词汇最初传入古代中国的时候,一开始,是严格依照它的读音,译作“菩提萨埵”的,但是,后来中国人越来越懒了,喊着喊着,觉得麻烦,于是把“菩提萨埵”四个字,取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,简称为“菩萨”。
于是,汉语里面,就有了“菩萨”这个词。
在我们中文里面,还有许许多多的梵语音译外来词,例如什么“刹那”、“魔”、“哪吒”、“弥勒”、“文殊”等等一系列,都是梵语的直接音译。
佛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形成,有着巨大的影响。
怎么样,亲爱的读者,今天有没有收获?
尤其“佛陀吃肉”那一节,是不是很颠覆三观?



冯学荣过去10年发表过、未发表过的文章汇编为电子文集共24集(每集页数约200、含文约30篇)PDF格式,包括:《冯学荣谈经济常识》、《冯学荣说大千世界》一套五册、《冯学荣精品散文集》一套四册、《世界的真相其实很有趣》、《冯学荣杂文集》一套两册、《冯学荣谈历史》一套五册、《日本为什么侵华》、《不忍面对的真相》、《隐动力》、《冯学荣谈财富、三观与自由》、《亲历北洋:从共和到内战》、《中国历史的侧面Ⅱ》,共24册电子文集(纸质书免问),读者优惠价199元。需要珍藏的朋友请扫以下二维码,加小编微信(请注明买书),支付宝转账给小编(不要微信转账),小编会把电子文集发到您微信或电子邮箱里(可以下载到电脑)。凡惠购的朋友都有神秘礼物。

人赞赏
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
赏根红薯????鼓励冯老湿写下一篇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分享
前往看一看
看一看入口已关闭
在“设置”-“通用”-“发现页管理”打开“看一看”入口
我知道了
已发送
发送到看一看
字
发送中
微信扫一扫
使用小程序
取消
允许
取消
允许
微信版本过低
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,请升级至最新版本。
我知道了
前往更新
确定删除回复吗?
取消
删除
知道了
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
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
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Twitter豆瓣百度贴吧
觉得不错,分享给更多人看到
冯学荣读史 热门文章:
冯学荣:我为什么瞧不起中国历史学家
阅读/点赞 : 75127/1813
冯学荣:信不信中医是愚昧和开化的分水岭
阅读/点赞 : 41617/640
冯学荣:我们活在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
阅读/点赞 : 36828/1168
冯学荣:圣母婊,你们毁了我一生
阅读/点赞 : 30290/654
冯学荣:还能坚持多久?我已经没有信心
阅读/点赞 : 29713/3433
冯学荣:出版社删减了我哪些文章
阅读/点赞 : 23082/657
冯学荣:你是一个巨婴吗
阅读/点赞 : 21700/599
冯学荣:我的一碗毒鸡汤
阅读/点赞 : 20739/783
冯学荣:募捐治病的,不是骗子,就是混蛋
阅读/点赞 : 18365/754
冯学荣:跳出你的框,做个自由人
阅读/点赞 : 10134/616
冯学荣读史 微信二维码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
分享这篇文章
冯学荣读史 最新文章
冯学荣:今天是鬼节,讲一些颠覆三观的历史
2020-09-02
请关注新号“冯学荣奇谈研究所”
2020-09-02
冯学荣:这些历史真相令我瞠目结舌!
2020-09-01
请关注新号“冯学荣奇谈研究所”
2020-09-01
冯学荣:教你看透人生的21条“歪理”
2020-08-31
原来木雕直供这么便宜,可惜只有少数人知道
2020-08-31
衡水一线老师实录:衡中高考语文平均分129分!考高分,他们只抓住了这1点
2020-08-29
这些骗人的历史,终于被戳穿了
2020-08-29
冯学荣:这些历史真相令我大彻大悟!
2020-08-29
请关注新号“冯学荣奇谈研究所”
2020-08-29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
(function(){
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
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
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
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
}
else {
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
}
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
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
})();
(function(){
var src = (document.location.protocol == "http:") ? "http://js.passport.qihucdn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:"https://jspassport.ssl.qhimg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;
document.write('');
})();